腦退化症又名阿茲海默氏症,是一種慢性的神經退化疾病,亦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和腦部退化疾病。截至2012年,香港65歲或以上的長者中,有10%患有腦退化症,每年新增個案達18,000多宗,估計到2036年,腦退化患者人數將高達28萬,佔全港人口大約4%。研究發現女性發病率較男性高,在六十五歲的長者中,每5位女性便有一位患上腦退化症,發病率比同齡男性高出一倍。

 

腦退化症病徵

腦退化症並非正常的衰老過程,腦退化症患者因腦神經細胞明顯減少與喪失功能,出現記憶力衰退、語言能力下降,行為或情緒上的問題。

腦退化症 輕度患者 中度患者 重度患者
病徵
  • 記憶力衰退:例如經常遺失銀包等私人物件
  • 喪失對時間與方向的認知:例如迷路/忘記地址
  • 判斷力減退:例如晝夜規律紊亂,不懂按季節穿衣服
  • 出現語言及表達障礙:不能清晰表達意思
  • 性格突變:例如變得情感冷漠、多疑、迷惑等
  • 除了左述的症狀,還可能出現精神神經症狀,如幻覺、妄想、焦躁、攻擊傾向等
  • 妄想被迫害或被偷竊,男性患者更常會出現被配偶背叛的妄想
  • 變得喜怒無常,行為難以捉摸
  • 喪失原動力
  • 在進行室外活動以及個人衛生等方面開始需要協助
  • 完全喪失記憶能力,出現失語、失智等狀況
  • 完全不能自理,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問題

腦退化症治療方法

腦退化症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兩種。

 

藥物治療

用作治療腦退化症患者的藥物主要是透過抑制膽鹼酶(cholinesterase) 提升腦中的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含量,以增加腦退化症患者所缺少的神經傳遞物質。因應患者有機會出現覺失調、抑鬱情緒、焦慮等精神狀況,醫生亦會處方其他精神科藥物以緩減病情。

 

藥物治療的副作用與謎思

早期病理學研究一直認為腦退化是由於腦部的神經傳遞物質分泌失衝,近年越來越多病理學研究為腦退化症的成因提供更多不同解釋。最新外國研究指出,患者腦部的連接功能(Dysfunctional connectivity)、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和皮質興奮性(Cortical excitability) 都有結構性困難 ,目前的藥物治療對此未能產生任何作用。

 

藥物治療亦有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加重患者及照顧者的身心負擔,常見副作用包括:噁心感、腸胃不適及腹瀉、痙攣、心跳減慢、食慾降低和體重減輕等。如果腦退化症患者是長者,藥物副作所產生的風險會更大,例如長者會在頭暈、虛弱、肌肉無力等狀況下,會增加跌倒受傷甚至死亡的風險。

 

復康訓練

現時,本地有不少志願機構為腦退化症患者提供活動為本的復康訓練,在非藥物治療下,期望重新建立腦退化症患者的認知、自理和和社交能力,並且改善因疾病而引致的情緒問題,常見的治療方向包括:

  • 認知治療 -現實導向、記憶訓練等等,讓腦退化症患者掌握身邊發生的一切,建立安全感及穩定情緒
  • 行為治療 -仔細分析導致行為誤差的原因,加強患者改善行為問題的意志
  • 懷緬治療 -透過敘述往事刺激患者的認知功能並讓腦退化症患者獲得肯定和支持

 

非藥物治療新希望

TMS腦磁激技術

非入侵性TMS腦磁激技術已獲歐盟認證為對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症」的(Alzheimer’s disease) 有效療法。此外,多間美國大學已為TMS腦磁激技術展開多項大型臨床試驗,而相關技術亦正等候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核。相信TMS腦磁激治療在的應用將越趨普及,為腦退化病患者及其家人帶來非藥物治療新希望。

 

非入侵性、安全、無創的TMS腦磁激技術以特定頻率的短脈衝磁波剌激大腦皮層,增加大腦皮質的興奮性(Excitability) 和可塑性(Plasticity),令腦經元活動增加及持久增強信號傳遞,達到改善患者認知能力(例如:記憶,注意力以及執行力)等效果。研究顯示:

  • 持續並且合適的TMS腦磁激治療比藥物治療更為有效。
  • 腦磁激可以改善空間記憶缺憾、認知能力、日常活動和決策能力。
  • 透過腦磁激增加腦皮質和海馬區的功能連繫性來增強患者的關聯記憶能力(Associative memory)。
  • 在完成療程後,患者認知能力的改善效果仍能持續。
  • 多份系統綜述研究(Systematic review) 亦肯定TMS腦磁激技術對治療輕度認知障礙、 阿爾茨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都有顯著功效。

 

藥物治療VSTMS腦磁激治療

藥物治療 TMS腦磁激治療
方法
服用處方藥物
按治療方案接受針對性的腦部刺激治療
原理
以藥物抑制膽鹼酶(cholinesterase)提升腦中的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含量以增加腦退化症患者所缺少的神經傳遞物質。
透過特定頻率的短脈衝磁波剌激大腦皮層,增加大腦皮質的興奮性(Excitability) 和可塑性(Plasticity),令腦經元活動增加及持久增強信號傳遞,達到改善患者認知能力等效果。
風險
可能產生噁心、腸胃不適、腹瀉、痙攣、心跳減慢、食慾降低和體重減輕等藥物副作用,對長者而言藥物副作用或
安全無創、非入侵性及不涉及手術或藥物。
會令他們的身體變得虛弱而增加摔倒的風險。
治療發展
早期病理學研究認為腦退化是由於腦部的神經傳遞物質分泌失衝,故以藥物治療針對相關狀況。

最新外國研究指出,腦退化症患者腦部的連接功能(Dysfunctional connectivity)、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和皮質興奮性(Cortical excitability) 都有結構性困難,

TMS腦磁激治療可對增加腦神經元的連接性產生重要作用,相反,藥物治療不會對此產生任何作用。

註:

  1. TMS腦磁激技術已獲歐盟認證為對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症」的(Alzheimer’s disease) 有效療法。
  2. 多間美國大學已為TMS腦磁激技術展開多項大型臨床試驗
  3. 相關技術亦正等候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核。

參考資料:

Cirillo, J. & Perez, M.A. (2015). Subcortical contribution to late TMS-induced I-waves in intact humans, Front Integr Nuerosci, 9, 38.

de Haan, W., van Straaten, E., Gouw, A., & Stam, C. (2017). Altering neuronal excitability to preserve network connectivity in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PLoS Comput Biol, 13(9).

Freitas, C., Mondragon-Llorca, H. Pascual-Leone, A.(2011).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perspective for the future. Exp Gerontol, 46(8), 611-27.

Lage, C., Wiles, K., Shergill, S.S., Tracy, D.K. (2016).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cognition. J Neural Transm (Vienna), 123(12), 1479-1490.

Perry, E.K., Gibson, P.H., Blessed, G., Peery, R.H. & Tomlinson, B.E. (1977). Neurotransmitter enzyme abnormalities in senile dementia. 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and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ctivities in necropsy brain tissue. J Neurol Sci, 34(2), 247-65.

Lisanby, S., Luber, B., Perera, T., & Sackeim, H.A. (2000).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pplications in basic neuroscience and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3), 259-273.

Wang, J.X., Rogers, L.M., Gross, E.Z., Ryals, A.J. Dokucu, M.E., Brandstatt, K.L., Hermiller, M.S., & Voss, J.L. (2014). Targeted enhancement of cortical-hippocampal brain networks and associative memory. Science, 345(6200), 1054-7.

臺灣失智症協會. Retrieved from http://www.tada2002.org.tw/tada_know_02.html

*聲明:世界各地的臨床研究不斷取得突破和正面成果,腦磁激技術應用於治療以上身心適應症正處於臨床試驗及/或申請官方認可階段,有待美國的FDA和歐洲的CE發出官方認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