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由於腦血管出現問題,造成腦部血管梗塞或出血,腦部組織不能及時得到氧氣和和營養而令神經細胞壞死,身體功能暫時性或永久性受損。

腦中風徵狀會因應腦部受損部位及程度而有差異,常見的徵狀包括:肢體癱瘓、口齒不清、嘴歪、流涎、吞嚥困難、大小便失禁等。後遺症會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和認知能力,這些後遺症包括:肢體運動功能障礙、肢體感覺功能障礙、語言障礙和吞嚥困難等。

就算腦中風病患者得到急性治療,後遺症亦需要治療。

腦中風復康治療:物理治療 VS 腦磁激療法

研究顯示即使中風病者接受緊急治療,仍會出現15%-30%的身體殘障,需要以復健治療跟進。對於復康者而言,中風物理治療與腦磁激療法有何不同?

傳統物理治療:針對活動能力的訓練

中風復康物理治療集中於關節活動、肌肉力量和功能訓練,目標在於盡可能讓復康者透過訓練,重新學習控制四肢或日常自理。物理治療並不會針對復康者的腦神經功能缺損而作出跟進,而腦神經功能缺損卻是導致身體殘障的主因。

TMS腦磁激療法:針對大腦復修的治療

非入侵性、安全、無創的TMS腦磁激技術以以特定頻率的短脈衝磁波進行刺激治療,調控大腦功能和神經作為復康治療方向,是協助腦中風復健者的臨床研究發展重點。

透過TMS腦磁激技術調控大腦皮質區迴路興奮性(cortical excitability)能夠增強或抑制大腦特定區域的功能。當大腦功能和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得到調控,便可從根本改善復康者在認知或行為動作的能力。TMS腦磁激技術結合職業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 和認知訓練(Cognitive Training) 的三管復康方案可顯著提升復康效果。

對於慢性中風病人,TMS腦磁激療法抑制大腦非損傷部位可改善他們的反應速率。

TMS腦磁激療法的黃金治療法則:

同時增強腦中風損傷部位的興奮性及抑制大腦非損傷部位的競爭性,令受損部位得到更佳的修復機會,最終提升損傷部位的復元機會。

*聲明:世界各地的臨床研究不斷取得突破和正面成果,腦磁激技術應用於治療以上身心適應症正處於臨床試驗及/或申請官方認可階段,有待美國的FDA和歐洲的CE發出官方認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